本文作者:cysgjj

会徽创意设计,会徽创意设计说明怎么写

cysgjj 2024-04-08 19
会徽创意设计,会徽创意设计说明怎么写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会徽创意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会徽创意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logo有哪些形式设计推荐?中国人民银行的...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会徽创意设计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会徽创意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logo有哪些形式设计推荐?
  2. 中国人民银行的标识,其在设计上的创意是什么?
  3. 中国人民银行的标识,其在设计上的创意是什么?

logo哪些形式设计推荐

LOGO有很多种形式体现,主要是图形文字颜色的动态调节。

在此基础上又具有很多种风格样式

会徽创意设计,会徽创意设计说明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设计一个logo并不只是简单字体变形一般还要蕴含企业文化形象,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所以每个logo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是行内人很难理解一个字体移动了几个像素什么意义,但就是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才是设计师应该去考虑的

会徽创意设计,会徽创意设计说明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感谢邀请!logo的设计形式是多样化的,根据需求特点,可以用图形、中文、英文卡通图像、图形加文字等等,风格不一,也可以再加入不同的设计元素,例如中国风、英伦范、流行元素、古典元素的等等,这样就可以设计出独一无二的logo了。

、文字变形类:

我们的每一个汉字本就是一个图形,而且同一个字也有很多种写法,并且每一个汉字都是集结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不断演变而来的,所以文字变形类的logo不仅好看,而且总能透出一股文人气息。

会徽创意设计,会徽创意设计说明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英文字体类:

发现很多数码科技类/高端护肤美妆类/奢侈品箱包类/高端服饰饰品类都***用的是英文字体logo。

3、中文+英文

4、图案+中文类:

图形+文字的搭配是国内最常用最通用的一种logo形式。

5、图案+英文类:

图形+英文字体的搭配是国际上最常用的一种logo形式,同样有横版也有竖版,并且这种形式也适用于任何气质和任何品牌

6、图案+英文+中文类

黑体中文是世界成功企业进入中国后,最爱的标识

简单、单调、石填效果的容易识别、宣传

像老干妈的logo是怎么批准的,又一直没有通过简化达到品牌效应。看国外人像logo的变化,是值得学习和致敬的!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我在设计这块做了十多年了,从08年至今,做的最多的就是LOGO。

确切的说LOGO设计分为具象形和抽象形两个大类。

具象形的LOGO表现方式就是指利用有代表性的物体形象来表达含义,它忠实于客观的物象的自然形态。这种方法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表达什么意思。一目了然,易记,能迅速的理解。如表现餐饮行业的LOGO一般以厨师的卡通形象来展示;美妆的LOGO一般以美女剪影为形象等等。

具象表现形式又分为:


人体形象为LOGO的图形:人的身形动态来传达一个简洁明了的设计概念,容易以清新、 明快的视觉形象LOGO精髓而被人们所接受。

动物形象造型的LOGO:在很久远的古代,人们就以尊崇的动物图腾作为标志LOGO。

中国人民银行的标识,其在设计上的创意是什么?

中国人民银行的标志由陈汉民先生设计

logo以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布币与汉字“人”字形象为造型元素,其基本形与中间的负形均为“人”字形,三个古币的组合也是”人“字近似形。

众多的人就有了“人民”的意味。三个”人“字形的布币形成的向心式的三角形构成了一种扩张的动感和稳定发展的态势。

整体地表达了中国人民银行以人为本的基本属性,并突显出中国人民银行所具有的凝聚力、严谨性与权威性。

中国人民银行的标识,其在设计上的创意是什么?

中国人民银行的标志由陈汉民先生设计

logo以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布币与汉字“人”字形象为造型元素,其基本形与中间的负形均为“人”字形,三个古币的组合也是”人“字近似形。

众多的人就有了“人民”的意味。三个”人“字形的布币形成的向心式的三角形,构成了一种扩张的动感和稳定发展的态势。

整体地表达了中国人民银行以人为本的基本属性,并突显出中国人民银行所具有的凝聚力、严谨性与权威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会徽创意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会徽创意设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ejingshachong.com/post/16556.html发布于 2024-04-08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