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舰创意设计,军舰创意设计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军舰创意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军舰创意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如果不考虑隐身问题,军舰的外观设计也会越来越简洁吗?
- 有什么手游可以自己设计军舰吗?
- 军舰的制造过程是什么样的?
- 现代大型军舰用燃气轮机,但是燃气轮机需要大量空气,军舰的进气道是怎么设计的?
- 海军舰艇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建造有何优势?
如果不考虑隐身问题,军舰的外观设计也会越来越简洁吗?
055型驱逐舰
首先以一体化桅杆为例,这种将全舰大多数雷达集成化的设计,即使不考虑隐身,但对舰艇的空间布局也是很好的提升。如再能将桅杆上各雷达数据进行后台统一融合处理,作战效率也将是极大提升,和以前需多个操作员汇报不同数据相比,整合后的综合射频系统,或仅需1~2名舰员就可操作,也更有利于决策者进行参考。
由于“鱼叉”反舰导弹体积较大,目前还无法安放在垂发系统中
其次,随防空、反潜、反舰、对地攻击导弹等上舰,如能将各型导弹进行统一整合,也更有利于保养维护、节省舰艇空间。从美国在DDG-1000上使用的 Mark-57垂发系统看,较之前的 Mark -41其整体容积增大月35%,能承载的导弹重量也增加约39%,在***用了开放式架构后,为未来新型导弹的填装留存了不少余量。这也使得目前“鱼叉”反舰导弹需要另外布置安放的情况,在未来或称为历史。
英国45型驱逐舰“钻石”号,由于该舰***用全电推进,其后部甲板下空间应会更加宽裕
再有,当军舰***用综合电力系统系统,通过永磁电机等马达驱动螺旋桨后,军舰传统意义上的“大轴”、离合器齿轮箱等设备就都可以取消,这就节省了大量的舰艇后部空间,使其它设备的布置的更加宽裕,垂发系统也可在舰艇后部安放更多,军舰的整体作战能力也能再度提高。此外,当能将导弹发射系统在甲板下安置时,舰体又相当于为其提供了一层装甲,这对于军舰的生存能力也是有所提升的。
有什么手游可以自己设计军舰吗?
谢邀~
工艺战舰当然是目前最好的选择,PC Android iOS OSX 四平台通用,重聚版目前为止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开发,虽然在内测阶段,但是无需激活码也可以体验游戏中大部分内容,零件数目极为丰富,做历史还原什么的都是可以的。
至于战舰打造……话说你如果听说过一个叫做battleship craft的游戏的话 它和battleship craft的关系就像是舰n和舰r 但是战舰打造是没有拿到合法的开发权的
还有一个叫做n***al craft的游戏……比较吃配置,但是也很不错
综上所述,推荐工艺战舰
军舰的制造过程是什么样的?
军舰制造过程中!第一步是用一个“舰叵”(这里可能是广东和平的客家话)造舰公司应该会称它为“龙体”,龙体内会铺设尼龙气袋,后方可铺设龙骨!这里的龙骨大部分都是用玻璃仟加上混合胶水形成舰体!造舰的工序还是挺复杂的!一一谈起就不会有造舰过程中的意义,只能简单说点重要部分!这里龙体造好还需要一段时间,通常这些大师傅都会在空闲的时间进行组装,这里组装又包括发动机组装、舰内木工组装、舰内仪表组装…,1000顿的军舰最不可缺的是防御系统、导弹发射器、雷达测速,整个组装还是相当耗费时间,当这些都基本完工就是测试!所谓测试就是将船叵与龙体分开,又简单测试舰体是否有沁水?才放过下水测试!下水测试将是见证舰体最重要的部分,是否有漏水、舰体对发动机造成的影响,经过测试…
△现代军舰开工依然会使用铺龙骨这词,但这只是一个传统的上的用词,意为开工
军舰的建造步骤也就是工艺流程大致上可以分为几下几个步骤。
即,船体构件加工→船体结构装配焊接→管电设及设备安装→下水→试验和航行试验→交舰。从专业分工则可划分为船体建造、船装及涂装,也就是通常民船建造中通俗称为壳、舾、涂。
舰船船体是一个光顺而复杂的空间曲面,船厂工作的第一步就对设计提供的线型再次进行光顺,并且最终确定板接缝位置。一艘舰的船体是由数以万计的另部件***用焊接方法结构,所以船体建造过程实际上是制造另件和部件,然后不断“组合”成分段,总体分段和总段,最后大合拔组合成一艘完整的船体。
△DDG-1000的大型分段
自造船进入焊接年代以来,船体不再在船台上一块一件地装配,以往的“龙骨铺底”的说法已成为历史,现在是车间内制造好完整的总段,然后运到船台或船坞大合拢。舰船的分段划分以前主要看船厂的超重能力,而现在则更着重于区域预舶装的要求,因为舰船的舶装工作已提前在分段,总段阶段实施了。
造船中对管路、电纬敷设、各种设备(设施)的安装泛称为舾装,这也是造船的专用语之一。通过预舾装不但改善了作业条件,提高质量,建造速度也加快了。例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建造一艘护卫舰需36个月,这已较传统造船加快了不少,但通过新型的模块建造技术已缩短为27个月。
军舰的建造分为几个过程,主要为图纸阶段,下料阶段,分段阶段,合拢阶段,下水, 试航。既然你问的是建造。那么简单点,下料阶段即通过机器将船体的构建和管子等加工出来。加工出来的构建通过托盘送到各地。将各种托盘按照图纸焊接安装即是分段。分段生产出来后,需要进行打磨涂漆,进入中合拢区域。在这里小的分段会整合成更大的分段叫做中合拢。军舰就是多个中合拢分段拼接而成。
军舰的种类非常繁多,根据动力源可以分为核动力和常规动力,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造型与作用可以分为鱼雷艇、导弹艇、运输舰、登陆舰、潜艇、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和***等等。
虽然它们的样貌和用途各不相同,但大体上的制造过程是一样的,我接下来就列出军舰建造通用的步骤。
第一:设计图纸。没有设计图,一切后续就都不存在,而设计图的绘制需要时间,一艘全新的战舰的设计时间最长甚至可达十数年,不过要是想复刻一艘战舰或建造已有战舰的姊妹舰,这一步就可以省略掉了。
第二:建造物资囤积。俗话说:“海军是吞金兽”,这可一点不***,先不说军舰服役后需要的保养费与油钱,单单是建造需要的雇佣工人与材料费就使人头大,因此,在建造动工之前,国防部需要先将申请交给***,向***苦口婆心地叙述造这个船有什么什么好处,等到***批准,有了造船的资金,国防部才视情况将这个造船任务交给军方或民间的造船厂,而这一步一般是在第一步完成了基本草图或已经设计完成后才开始进行的,这一步的时间非常的无迹可寻,***爽快资金富裕时,设计还没完成就可以收到经费,而***财政紧张或兴趣不大时,几年都有可能批不下来,比如哥伦比亚核潜艇,经费申请了18年才批下来。
第三:建造动工。这一步的时间取决于工人的效率与建造船只的种类,没什么好说的,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目前的造船速度是世界第一。
以上就是建造一艘军舰需要的全部步骤了,但根据建造船只与各国国情的不同,中间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变数,这里就只讲所有船只通用的步骤了。
现代大型军舰用燃气轮机,但是燃气轮机需要大量空气,军舰的进气道是怎么设计的?
现代军舰有部分***用了燃气轮机,由于空气需求量与气体质量要求的不同,这些战舰的进气系统有别于非燃气轮机的战舰。
图为衣阿华级战列舰的烟囱后部,烟囱中部的百叶窗就是改舰21.2万匹主机的进气道
首先是进气道面积的加大。在一般人的眼中,战舰进气道远远没有排气道如此显眼,许多人甚至对进气道的位置都不甚了解。而且由于早期蒸汽轮机对空气量要求不大,各战舰为了保证海上恶劣环境下正常进气,往往将小小的进气道“藏”在隐蔽的角落,以避免海水影响,所以很多人的脑海中并没有直观印象用作对比。而燃气轮机军舰由于进气量激增,往往“大大方方”地将进气道放在战舰轮机舱顶部,其面积可以达到数十平方米,相对于蒸汽轮机军舰的数平方米,显得格外巨大。
其次就是内部结构,一般燃气轮机战舰的进气百叶窗内还安装有除雾器,进气消声器,也有部分小型战舰,仅在管道内壁使用隔音材料。为了保证战舰的水分离系统(包括百叶窗与除雾器)在吸入严寒空气时凝固结冰,战舰还需要装备防冰设备,该设备通常在压气机中引出部分高温气体,通到进气口前端与气流混合,以防止结冰。
海军舰艇***用模块化设计和建造有何优势?
随着新技术的飞跃发展,加快了舰艇装备更新换代的周期,目前舰艇的使用期限一般为25至30年,而武器装备和电子设备大致每隔7至10年就要更换一次,因此在舰艇整个使用期内至少需进行现代化改装2至3次,但是这种改装往往是“拔一发而动全身”,施工量非常庞大复杂,既费时又费钱。为了使现代化改装能够更便捷、省时、省力,造船业于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模块设计”的新概念。美国海军的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基德级导弹驱逐舰、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与建造手段,至于德国海军,那更不必说。
***用模块化设计和建造与传统舰艇设计建造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武器和电子设备***用了功能模块,全舰作战系统由功能模块和以功能模块为基础的分系统组成。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武器系统功能模块和电子系统功能模块两种,均***用标准的尺寸和接口,必要时可随时更换同型的功能模块。功能模块的制造、安装和调试可独立在岸上进行,船体、武器和电子设备的生产完全可以平行进行,之后统一安装到舰艇上。***用这种方法不仅设计建造周期短,而且在军事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即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保证部队在极短时间内根据威胁特性的变化,灵活地将适当的武器和电子设备配置到舰船上。同时这还使舰船及其设备的维修与改装简单易行,经济性也有所改善。
进入21世纪,中国海军迎来了一个井喷发展时期,多型战舰大批量下水,国内军迷称之为“下饺子”。要是按照以往的建造方式不可能达到这种高速度,模块化设计和建造将大大加快我国军舰的建造和列装速度。
模块化舰艇建造技术是指:将舰艇结构和系统按照功能分成若干有接口关系的相对独立的单元,按照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设计与生产原则,以不同的方式排列和组合成舰艇的设备或系统。并最终完成总装的一种舰艇建造技术。
模块化建造舰船的概念萌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造船行业共有165万名员工,建造了1768艘军舰。而在1942年到1944年这三年里共建造了万吨级“自由轮”3148艘,由于***用统一标准,推动了焊接技术和分段建造技术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就形成了模块化舰艇建造技术的雏形。1969年,西德的博富隆公司就开始研究舰艇建造的新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用标准模块来安装武器和电子系统。1***3年美国海军开始军舰的子系统的模块化改装工作,并在随后的舰艇建造过程中***用了模块化舰艇建造技术,如阿里·伯克驱逐舰、滨海战斗舰和“海狼”级核潜艇都是使用了这种技术建造的。
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模块化造船技术,通过与西方军事交流逐步掌握了这项技术,在旅沪级驱逐舰的设计时进行了初步尝试。到了21世纪由于国防建设的需要,大规模建造护卫舰和驱逐舰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这些舰艇的设计与建造中都使用了该技术,使得舰艇的建造时间有了较大的提高,用下饺子来形容太贴切了。
模块化设计建造技术有以下优点:
1.减少设计与建造成本
2.减少设计与建造时间
3.在舰艇生命周期里具备升级的灵活性
4.减少维护时间和成本
但也存在以下缺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军舰创意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军舰创意设计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ejingshachong.com/post/24917.html发布于 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