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与传统绘画,数字与传统绘画的关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字与传统绘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数字与传统绘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从“一”到“十”的中国汉字,古人是如何创造的?
【原创】古人结绳记事,打一个结是一。后来有的同样长度的绳子也是一。由一到三,再可接受范围。四以上就麻烦。十是两个一交叉。八是两个一变形,七也是量个一交叉和一个一摆成竖弯钩。六是四个一摆成花状(为美观上一变成点)。九类七…此思路可能性非常大!
说文解字里讲得很清楚,所有的汉字有象形、会意、形声等构字方法造成汉字
从结绳记事好理解 一、二、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
“一”是个指事字,其甲骨文、金文、小篆和楷书的字形都是写成一横,这四种形体是一脉相承的。“一”的本义就是单个,一个。如“一人”、“一桌”、“一丝”、“一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动不如一静”。
“四”是个指事字,其甲骨文字形是用四横来表示的,就像横放着的四根筹码,这跟一、二、三的表示方法一样。金文的形体像鼻子出气的样子,由原来的指事字变为象形字了。
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凡五之属皆从五。
“五”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金文和篆书字形都像是两股绳索交错拧在一起的样子。
六,《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凡六之属皆从六。
“六”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很像房舍的侧视形,两旁有房檐突出。金文字形更像是房屋的样子,有屋檐,有墙壁。“六”字的本义为“房舍”,后来其本义消失,而被***借为数目字用了,如“六月飞霜”等。
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邪出也。凡七之属皆从七。
七”是个指事字,其甲骨文字形是横切一刀、竖切一刀的样子,颇像后世的“十”字。为了与“十”区分,小篆将竖画下边弯曲。隶变后楷书写作“七”。
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凡八之属皆从八。
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主要是由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从产生文字之后算起,之前的时期称之为“史前时代”。 中国历史中有传说“伏羲创造八卦”,黄帝时期的“仓颉发明文字”等等,但都无证可考。近***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一到十的数字作为中国最初的最简易的文字,是在伏羲创立八卦时发明的。伏羲先用树枝在地上摆放出太极、阴阳单体和“一、二、三、四”四个数字,然后用生成法,衍生出“六、七、八、九”的数字,再用抽象法配上五和十组成一个数字系统,应用到土地分割、农、渔、猎等收获计数和编织、结网等实践,再发展到用树枝在地上划记号符号表示数字和记录事由经过。后人便以为结网记数时发明了数字,再后来因为甲骨文记录的时候,由于龟壳上的数字经常刻划不清晰,把其中的一个数字弄错了,后人将错就错,一直用到现在。在社会实践中,古人又发现天数和地数不对等,又提出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并逐步完善了阴阳五行理论,这样含象数理、五行八卦的易经整个系统就这样产生和逐步完善起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
想知道哪个数字弄错了,这些数字到底怎么来的,依据是什么,有机会再告诉你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字与传统绘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字与传统绘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ejingshachong.com/post/27743.html发布于 202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