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南民间游戏创意设计,闽南特色民间游戏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闽南民间游戏创意设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闽南民间游戏创意设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闽南童玩有多少?
1、抽陀螺
小时候就等着***一响,就马上冲出教室,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鞭子,还有一个自己制作的陀螺,常常和小伙伴比较看是谁的陀螺转的时间最长,谁的陀螺最稳。菱形陀螺为两头小,中间大,以绳绕螺身,使着地旋转,顺势抽绳,让螺旋转。胆小的孩子往往都要躲得远远地,深怕一下皮鞭子打到了自己。
2、跳格子
跳格子在闽南又叫跳脚关,不受天气的影响刮风下雨的日子,在屋里一样可以玩。小伙伴们会三五成群地到这家到那家去活动,只要有一根粉笔或树枝,在地上画起“跳格子”的九个格,就能玩上一个下午。现在想想这游戏,不仅可以发展双脚的弹跳能力,还能让全身更协调,比起在家中当低头族可以说是一项非常健康的运动了。
3、滚铁环
70、80后的人应该都玩过这个小铁环吧?一到下课或者放学,满校园都在滚着小铁环,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这项游戏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可不是所有小伙伴都可以熟练掌握的。
4、丢沙包
用碎布和细沙制作成的沙包,就是我们的“武器”。在规定场地内两边都用沙包投掷站在中间的人,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中则下场,要是中间的小伙伴抓住了“投手”丢过来沙包,那么他就可以增加“一条命”,或者让一个本已出局的队友重新上场。
5、竹蜻蜓
竹蜻蜓可不是只存在于日本动画片里的物件,它是中国古老的玩具,其外形呈T字形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竹柄,二是“翅膀”。玩时,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
闽南童玩包括抽陀螺、跳格子、滚铁环、丢沙包和竹蜻蜓等。
这些游戏不仅可以发展双脚的弹跳能力,还能让全身更协调。在下雨的日子里,在屋里一样可以玩。现在想想这游戏,不仅可以发展双脚的弹跳能力,还能让全身更协调,比起在家中当低头族可以说是一项非常健康的运动了。
要举行中秋博饼活动,要怎么安排游戏及奖品设置?
每年的中秋节期间,福建闽南地区都要举行博饼游戏,博饼据说是郑成功发明的。 中秋博饼起源于泉州,后由泉州南安人郑成功驻军泉州府同安县厦门岛带入厦门岛,是闽南地区特有的由饼文化外延的一种民俗活动。是在中秋节时用于***的一种游戏,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传统的奖品为大小不同的月饼,专有名为会饼。
现代人玩中秋博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电子产品比较多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闽南民间游戏创意设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闽南民间游戏创意设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ejingshachong.com/post/34200.html发布于 2024-08-19